格兰姆斯续约陷僵局:经纪人直指 76 人 “不认真谈判,玩弄球员未来”

来源:24直播网 发布时间: 2025-09-28 10:11:19

  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28 日,昆廷 - 格兰姆斯的经纪人大卫 - 鲍曼的一番采访,将这位侧翼球员与费城 76 人的合同谈判僵局推向公众视野。从 “玩弄未来” 的尖锐指责到 “先签后换” 的解决方案提议,双方的分歧已不止于薪资数字,更延伸至对球员价值的认知、球队薪资策略的博弈。随着新赛季日益临近,这份悬而未决的合同,正成为考验 76 人管理层智慧的关键命题。​

  “这可不是格兰姆斯在胡搅蛮缠,分明就是 76 人压根就没打算和我们认真谈过。” 鲍曼在采访中难掩愤怒,将谈判停滞的责任直接归咎于 76 人管理层。他透露,整个休赛期球队始终缺乏诚意,核心目标就是逼迫格兰姆斯接受 870 万美元的资质报价,同时仅愿以 “特别特别小的差价” 买断其交易否决权。这种 “消极谈判” 姿态,与格兰姆斯加盟 76 人后的爆发表现形成强烈反差。这位曾拿着 420 万美元年薪的球员,转投费城后迅速兑现天赋:2025 年 3 月对阵西部第二的火箭时,他狂砍 46 分 13 篮板 4 助攻 2 抢断,成为队史与恩比德并列拿到该数据的球员,单场 8 记三分也创下生涯新高。据赛季数据统计,他在 18 场比赛中以 15 场首发身份交出场均 21.8 分 5.3 篮板 3.9 助攻 1.6 抢断,三项命中率达 50.7%、39.5%、72.4%,更曾连续 6 场场均轰下 31.8 分。在鲍曼看来,这样的表现足以支撑球员对 2500 万美元年薪的诉求,而 76 人开出的 4 年 3900 万美元(年均 975 万)报价,无疑是对其价值的严重低估。​

  双方的核心矛盾在于悬殊的薪资预期,而这背后是球员市场价值与球队薪资结构的深层博弈。对格兰姆斯团队而言,2500 万美元的年薪并非漫天要价 —— 参考布伦森以 2500 万年薪打出季后赛场均 28 分的表现,以及同届球员库明加拒绝勇士 5 年 1.5 亿美元续约、押注合同年冲击更高薪资的案例,格兰姆斯显然认为自己的表现值得匹配顶级侧翼待遇。鲍曼更直言,即便接受他们的还价,76 人总薪资仍能控制在 1.889 亿美元的第二土豪线以下,不存在薪资空间的硬性障碍。但 76 人的考量更为复杂。根据 2025 年 5 月的薪资分析,球队下赛季仅有恩比德、乔治等四人的保障合同合计 1.491 亿美元,但距离 1.954 亿美元的第一土豪线仅剩约 4500 万美元操作空间。若满足格兰姆斯 2500 万美元的年薪要求,球队将仅剩 2000 万美元填补其余 8 个阵容席位,严重制约后续引援。更关键的是,76 人已通过两年避税重置 “重复奢侈税” 计时器,管理层显然不愿因单一球员薪资打破长期薪资平衡。值得注意的是,球队曾在 9 月 10 日被曝正试图腾出薪资空间续约格兰姆斯,双方一度对合作抱有兴趣,如今谈判急转直下,更凸显薪资分歧的尖锐性。​

  在薪资分歧之外,交易否决权成为另一大博弈焦点。根据 2023 年新版劳资协议,受限制自由球员接受资质报价后将自动获得交易否决权,这意味着 76 人若想交易格兰姆斯,必须获得其本人许可。这一规则赋予球员极强的主动权,也让 76 人倍感忌惮 —— 正如鲍曼所言,球队试图以小额差价买断这一权利,本质上是想掌握阵容调整的绝对主导权。对格兰姆斯而言,交易否决权是保障自身职业规划的 “护身符”。参考卡梅伦・托马斯接受篮网资质报价后锁定否决权、确保下赛季不被随意交易的案例,格兰姆斯显然不愿放弃这一权益。在谈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,否决权更成为其博弈的重要筹码:若接受资质报价,他可在合同年安心延续高光表现,2026 年以完全自由球员身份追逐大合同;若 76 人强行施压,他甚至可通过否决交易留在球队,直至合同到期。​

  面对僵局,鲍曼提出了两条潜在解决方案:“先签后换会是最佳选择”,或提供 “一年合适的高薪资合同”。从可行性来看,先签后换确实是兼顾双方利益的优选 —— 既能让格兰姆斯获得预期薪资,也能让 76 人通过交易获得选秀权或即战力,避免重蹈 “球员到期离队一无所获” 的覆辙。而一年高薪合同则是更灵活的折中方案:若格兰姆斯新赛季延续 46 分 + 13 篮板级别的表现,76 人可顺势商谈长期合同;若表现下滑,球队也能及时止损,避免像欧文 4400 万美元年薪那样形成薪资负担。但 76 人是否愿意妥协仍是未知数。从球队角度看,接受资质报价是短期风险最低的选择:870 万美元的年薪不会冲击薪资结构,且能保留格兰姆斯的即战力。但这种 “功利性” 策略暗藏隐患 —— 正如库明加在勇士的案例所示,球员在合同年可能为追求数据刻意表现,反而破坏球队战术体系;更严重的是,长期的合同纠纷可能影响更衣室氛围,动摇球队新赛季的备战节奏。​

  随着 10 月 1 日资质报价截止日日益临近,格兰姆斯与 76 人的博弈已进入倒计时。这场纠纷的本质,是球员价值认知与球队薪资理性的激烈碰撞:格兰姆斯用 46 分的高光表现证明了自己的 “身价”,76 人则困于薪资框架难以放手。若 76 人始终坚持低报价策略,大概率将失去这位场均 20 + 的侧翼核心;若格兰姆斯不愿适度让步,也可能错失在强队证明自己的机会。最终的破局,或许需要一方放下执念 —— 毕竟在 NBA 的商业逻辑中,没有永远的僵局,只有未达标的诚意。​

热门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