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夏窗,曼联在两名高价边锋的转出操作上,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。对桑乔,俱乐部寄望通过出租扭转其颓势以回收转会费,却被业内预判大概率明夏免费放走,7300 万英镑的引援成本恐血本无归;对安东尼,曼联虽以远低于引进价的金额出售,却凭借二次转会分成条款,为这笔 “折价交易” 保留了后续盈利的可能。两笔操作,一面是无奈的止损,一面是务实的布局,尽显曼联在球员资产打理上的困境与探索。
桑乔出租:薪资减负成首要目标,转会费回收近乎奢望
9 月 1 日夏窗截止的最后时刻,曼联官宣将 25 岁的英格兰边锋桑乔出租至阿斯顿维拉,租期一个赛季。从交易细节看,曼联的核心诉求已从 “回收转会费” 转向 “减轻薪资压力”—— 根据协议,维拉将承担桑乔 80% 的工资,若触发特定比赛表现或球队成绩条款,最高可完全覆盖其所有薪资。对于曼联而言,这意味着在桑乔长期表现不佳、与球队矛盾公开化的背景下,至少能在本赛季避免为一名 “闲置资产” 支付高昂薪资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球队的财务压力。
回溯桑乔的曼联生涯,堪称 “高价低能” 的典型。2021 年,曼联以 7300 万英镑从多特蒙德将其引进,期望他能成为球队边路的核心力量。然而三个赛季下来,桑乔不仅未能展现出在多特时期的灵气与效率,还因训练态度、比赛状态等问题与教练组产生分歧,上赛季更是长期缺席比赛,逐渐沦为边缘球员。曼联高层曾试图通过出售止损,英超财务顾问斯特凡・博尔森透露:“曼联本以为可以 2500 万英镑将他卖给切尔西,结果最终只拿到 500 万英镑的退货补充,这个金额差不多只够覆盖桑乔整个夏天的工资。”
如今出租至维拉,曼联仍存一丝幻想:若桑乔能在维拉公园找回状态,俱乐部可激活其 2026 年 6 月到期合同中的一年优先续约条款,明夏将其出售以挽回部分损失。但这一设想被博尔森直接否定。“有人说曼联打算行使续约选择权,只为了能把他卖掉,我完全不信,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。” 博尔森分析道,“我预计他会在当前合同结束后自由转会,曼联基本会让他免费走人。对于一个花了 7300 万英镑签下的球员来说,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买卖。但现实就是如此,这笔钱大概率已经打水漂了,曼联现在能找到球队承担他的工资,已经是当下最好的结果,明年再想复制这种情况,难度会更大。”
安东尼转会:2500 万欧初始费 + 50% 分成,曼联埋下 “翻盘” 伏笔
与桑乔的 “被动止损” 不同,曼联在安东尼的转会上,展现出了一定的策略性。同样是夏窗压哨,巴西边锋安东尼以 2500 万欧元的初始转会费加盟西甲皇家贝蒂斯,相较于 2022 年曼联引进他时花费的 9500 万欧元,这笔交易看似是 “大幅折价”,但曼联通过谈判争取到的 “未来二次转会 50% 分成” 条款,为这笔交易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。
这笔转会的达成过程颇具波折。据贝蒂斯首席执行官拉蒙・阿拉尔孔向塞维利亚《ABC 报》披露,谈判初期,双方在转会费金额上存在 500 万至 600 万欧元的差距,且贝蒂斯已明确表示无法再提高报价,“我们已经达到了预算承受极限”。关键时刻,曼联主动做出让步 ——“大约 8 月 31 日中午时分,曼联发来了合同草案,让我们进行修改,他们愿意满足我们的要求”,阿拉尔孔回忆道,“直到次日凌晨 2 点,所有问题才最终解决,我们甚至紧急寻找飞机,确保安东尼能在周一下午抵达球队,赶上转会截止时间。”
除了曼联的让步,贝蒂斯球衣赞助商的介入也为交易促成助力。阿拉尔孔介绍:“我们与安东尼合作推出了一个服装系列,俱乐部能通过版税获得收益,安东尼本人也能从商品销售中获得非体育方面的收入。” 对于贝蒂斯而言,这笔签约是 “高风险高回报” 的投资 —— 安东尼的合同期限为五年,且设有 5000 万至 6000 万欧元的违约金条款。“虽然投资成本高,且需要锁定五年时间,但如果安东尼能在这里成长为世界级明星,我们不仅有望收回投资成本,甚至能覆盖前一年的投入。更重要的是,这满足了球迷的期待,他们一直在问安东尼何时能加盟。”
而对曼联来说,二次转会分成条款才是这笔交易的 “核心价值”。尽管目前关于条款细节存在 “二次转会费全额分成” 与 “二次转会费利润分成” 的争议,但即便按利润分成计算,若未来安东尼以 5000 万欧元的违约金被其他豪门签下,曼联也能获得 1250 万至 1750 万欧元的收益。这意味着,曼联在看似 “亏本” 的初始交易中,为自己保留了未来 “翻盘” 的可能,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价引援失败的损失。
从桑乔到安东尼:曼联转会策略的 “阵痛与转型”
桑乔与安东尼的两笔转出交易,恰似曼联近年来转会策略的一个缩影 —— 从过往 “不惜代价高价引援” 的激进,逐渐转向 “务实止损、保留潜力” 的理性。引进桑乔时,曼联花费 7300 万英镑,却未充分评估其适配性;引进安东尼时,9500 万欧元的投入更被外界质疑 “溢价过高”。如今面对两人的 “失败”,曼联的处置方式也在调整:对桑乔,优先通过出租减轻薪资负担,接受 “钱打水漂” 的现实;对安东尼,通过灵活条款保留后续收益,尽可能降低损失。
这种转变背后,是曼联对财务风险的重新认知。博尔森的分析或许道出了关键:“对于曼联这样的俱乐部,高价引援难免会有失败,但如何在失败后减少损失、甚至寻找新的收益点,才是更重要的。桑乔的情况是无奈,但安东尼的分成条款,或许能为未来的球员交易提供一个参考方向。”
随着新赛季的推进,桑乔能否在维拉重拾状态、安东尼能否在贝蒂斯证明自己,将直接决定这两笔交易的最终 “性价比”。但无论结果如何,这两笔夏窗操作已标志着曼联在转会策略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—— 在经历了多次高价引援失败的阵痛后,俱乐部正试图以更务实、更具风险意识的方式,打理手中的球员资产,为未来的复兴铺路。
上一篇: 负分开局到南美第二!厄瓜多尔 2.6 亿防线书写逆袭,攻弱短板引世界杯思考
下一篇: 返回列表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