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31 日,一则关于篮球运动员杨瀚森的话题引发网络讨论 —— 他在赛后吃宵夜的行为,遭到了部分网友的批评。就在此时,开拓者队记者乔 - 弗里曼接受国内记者采访,谈及此事时,他从 NBA 行业视角出发,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,让公众对职业球员的赛后生活有了更客观的认知。
采访中,乔 - 弗里曼首先表达了对杨瀚森吃宵夜这件事的直观感受,他语气轻松地说:“我的意见是,看起来很好吃,我希望知道他去了哪里,比赛结束后我也想和他一起吃火锅,这很常见。” 同时,他也坦诚地补充道,自己目前还没有和杨瀚森就这件事直接交流,不过紧接着他强调,比赛结束后球员外出活动,尤其是到餐馆吃饭,本就是极为平常的现象,完全符合职业球员的正常生活节奏,不应该被过度放大和指责。
为了让大家更理解这种 “平常”,乔 - 弗里曼结合 NBA 赛事的高强度特点展开分析:“在 NBA 几乎没有人在比赛后训练,你必须明白,这些球员是在两个晚上打了两场比赛,今晚他们又开始了,那就是四个晚上打 3 场比赛。” 他指出,NBA 赛事节奏快、密度高,球员在赛场上每一分钟都在高强度对抗,消耗着巨大的体力,幕后付出的努力更是远超外界所见。所以比赛结束后,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休息,同时也必须通过进食来补充能量,“这是很常见的,这在 NBA 文化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”。这番话打破了不少人对 “职业球员赛后必须严格控制饮食、只能投入训练” 的刻板印象,让大家意识到,合理的休息和饮食补充,正是球员维持竞技状态的重要环节。
随后,乔 - 弗里曼还分享了一段自己多年前的经历,用真实案例进一步佐证观点:“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,我不知道是 10 年前还是 15 年前,我在洛杉矶报道开拓者队的一场比赛,我的同事们在完成工作后在当地一家很受欢迎的餐馆停下来,你知道谁走进来了?是科比和他的一些队友。” 在大众心中,科比是出了名的自律和敬业,而他赛后与队友一同外出就餐的经历,恰恰说明 “赛后正常饮食” 与 “保持竞技状态” 并不冲突,反而在 NBA 联盟中是普遍存在的情况,“所以说联盟的每个人都会出去吃饭,这一点也不罕见”。他还顺带提到,洛杉矶有不少味道不错的中国菜,从侧面体现出球员赛后饮食选择的多样性,也让大家更清楚,杨瀚森选择吃宵夜并无不妥。

最后,针对部分网友对杨瀚森的批评,乔 - 弗里曼对球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:“作为粉丝应该做祝福他保护好身体。” 他认为,球迷关注球员的竞技表现是好事,但更应该尊重球员作为普通人的生活需求,理解他们在高强度工作后的合理放松方式。支持球员,不应是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过度苛责,而是用包容、理性的心态,关注他们在赛场上的努力与成长,为他们创造更宽松的环境。
杨瀚森作为受到关注的球员,其言行难免被外界聚焦,但此次宵夜争议经乔 - 弗里曼解读后,让更多人看清了职业体育圈的真实生态:球员不是只围绕训练和比赛运转的 “机器”,他们也需要正常的饮食与休息来维系身体机能。NBA 成熟的联盟文化,早已对这种合理需求形成了包容的氛围。希望未来,外界能以更客观、全面的视角看待运动员,多一份理解与尊重,少一些不必要的苛责,让运动员能更专注于赛场,发挥出更好的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