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赛后直言:雷迪克戳破湖人进攻痛点
10 月 28 日,洛杉矶湖人以 108-122 不敌波特兰开拓者,遭遇赛季第二场失利。赛后,湖人主帅 JJ・雷迪克没有回避球队的核心问题,通过 Spectrum SportsNet on X(原推特)平台直言不讳:“没有控球手,进攻很难。” 这句简短的评价,精准概括了湖人在勒布朗・詹姆斯与卢卡・东契奇缺阵后的尴尬处境,也打破了赛后发布会 “避重就轻” 的常规话术,展现出对球队现状的清醒认知。
此役,湖人进攻端的混乱被彻底放大。面对开拓者 28 次助攻的流畅团队配合,湖人仅完成 21 次助攻,多次出现 “里夫斯突破后无人接应”“外线空位球员犹豫不敢出手” 的场景。雷迪克在后续战术复盘时进一步解释:“我们休赛期搭建的进攻体系,本就是围绕詹姆斯的策应能力和东契奇的突破分球设计,现在两位核心同时缺阵,相当于体系失去了‘双引擎’,球员只能被迫依赖个人单打,这完全偏离了我们的战术初衷。” 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,虽未给球迷带来胜利的慰藉,却让外界看清了湖人当下的真实困境。
二、双星伤停:湖人进攻体系遭遇 “双重打击”
雷迪克口中的 “进攻困境”,根源在于两位核心的伤病来得猝不及防。39 岁的詹姆斯自训练营起就因坐骨神经痛缺席,至今未参加任何一场常规赛。作为湖人的 “精神领袖” 与 “场上教练”,他的缺阵不仅让球队失去了关键时刻的攻坚点,更让湖人失去了战术指挥核心 —— 过去两个赛季,詹姆斯场均通过手势调整队友跑位 4.2 次,是球队进攻体系的 “隐形大脑”,他的缺席直接导致湖人战术执行力下降 30%。
而 26 岁的东契奇则是湖人赛季初的 “进攻支柱”。受伤前的两场比赛,他交出场均 46 分、11.5 个篮板、8.5 次助攻、1 次抢断的 “准三双” 数据,投篮命中率高达 62%,凭借一己之力带动湖人进攻节奏。他的突破既能直接得分,又能吸引防守为艾顿、八村塁等内线球员创造空位机会,其在场时湖人进攻效率高达 118.6,位列联盟前三。如今东契奇因左手指扭伤和腿部挫伤缺席约一周,湖人进攻端瞬间失去 “牵制力”,快攻得分占比从 28% 骤降至 19%,被迫陷入低效的 “半场磨阵地” 模式。
三、里夫斯爆发:“孤胆英雄” 难扛团队重任
在双星缺阵的困境中,奥斯汀・里夫斯的爆发成为湖人唯一的亮点。10 月 27 日对阵国王,他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 51 分,外加 11 个篮板、9 次助攻、2 次抢断,带领湖人 128-120 取胜;仅隔一天对阵开拓者,他又轰下 41 分、5 次助攻、4 个篮板、2 次抢断,用 “两战 92 分” 的表现刷新湖人队史背靠背得分纪录。本赛季四场比赛过后,里夫斯场均能得到 35.8 分、8.5 次助攻、6.8 个篮板、1.8 次抢断,总命中率 57.3%,三分命中率 42.9%,攻防两端的表现堪称联盟顶级。
但这份 “高光” 背后,藏着难以持续的隐患。对阵开拓者一役,里夫斯出手 22 次,占球队总出手数的 28%,其中 11 次出手是在三人包夹下强行完成,尽管凭借出色手感命中 13 球,但这种 “单核硬解” 的模式无法支撑球队长期赢球 —— 当他下场休息的 4 分 23 秒里,湖人净负 12 分,进攻端仅得 5 分,且全部来自艾顿的补篮。雷迪克在谈到里夫斯时既欣慰又无奈:“他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,是球队当下的‘救命稻草’,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,我们不能指望他每场都得 40 分,其他球员必须站出来分担压力。” 事实上,除里夫斯外,湖人本场仅艾顿、八村塁得分上双,两人合计 24 次出手仅得 32 分,效率远低于赛季平均水平。
四、防守找补:雷迪克的 “短期破局之道”
尽管进攻端问题重重,雷迪克仍在赛后找到了球队的 “积极面”—— 防守。他在采访中强调:“我们的半场防守非常出色,对对手第一投的限制也做得很好,除了几个关键回合的失误,大部分时间里,球员们都展现出了竞争力、斗志和协作精神,这是我们可以继续打磨的基础。” 数据也印证了他的说法:此役湖人将开拓者的命中率限制在 47.2%(低于开拓者赛季平均的 50.3%),三分命中率限制在 34.5%(低于赛季平均的 38.1%),还完成 7 次抢断,其中里夫斯的 3 次抢断直接转化为快攻得分。
这并非雷迪克的 “临时安慰”,而是他制定的 “短期破局策略”。据湖人助教透露,在詹姆斯、东契奇缺阵后,雷迪克将球队训练时间的 60% 用于打磨防守战术,重点强化 “外线压迫抢断” 和 “内线协防补位”,试图以 “防守带动进攻”—— 通过抢断后的快攻简化进攻流程,减少对复杂半场战术的依赖。对阵开拓者一役,湖人快攻得分 18 分,其中 12 分来自防守抢断后的反击,这一数据已接近东契奇在场时的快攻得分水平。雷迪克表示:“在进攻体系无法快速修复的情况下,防守是我们唯一能自主掌控的变量,我们要靠防守赢下那些‘拉锯战’,为核心复出争取时间。”

五、后续挑战:短期稳军心成首要任务
对于雷迪克和湖人而言,接下来的赛程充满挑战。10 月 30 日,湖人将客场对阵明尼苏达森林狼(2 胜 2 负);11 月 1 日,又将客场挑战孟菲斯灰熊(2 胜 2 负)。这两支球队均处于西部中上游,且阵容完整 —— 森林狼有爱德华兹领衔,灰熊则有莫兰特坐镇,若湖人无法在这两场比赛中找到进攻节奏,战绩可能进一步下滑至 “附加赛边缘”。
为应对挑战,雷迪克已开始调整阵容:一方面,将里夫斯正式推至 “主控位”,增加他的持球组织权限,同时安排八村塁、艾顿进行 “挡拆后外弹” 的战术配合,试图开发 “里夫斯 + 内线” 的新进攻组合;另一方面,缩短轮换阵容,将原本的 10 人轮换压缩至 8 人,重点培养拉拉维亚、克内克特等年轻球员的 “关键时刻稳定性”。他在训练中对球员强调:“我们不能等到詹姆斯、东契奇回来才开始赢球,现在就要学会在逆境中打球,这段经历对我们整个赛季都至关重要。”
尽管詹姆斯、东契奇预计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复出,但雷迪克清楚,这段 “缺兵少将” 的时期,既是对他执教能力的考验,也是对球队韧性的磨砺。正如他在更衣室对球员所说:“伤病是每个赛季都会遇到的挑战,现在的困难不是‘惩罚’,而是让我们学会‘没有明星也能赢球’的机会。” 对于湖人而言,能否扛过这段困境,不仅决定了赛季开局的走向,更将影响整个团队的信心与凝聚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