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 2025 年 9 月 23 日,布鲁克林篮网队公布的 21 人训练营大名单中,中国球员曾凡博的名字格外醒目。这份囊括了球队全部主力与核心轮换的名单,既是对曾凡博实力的认可,更将他推向了一场关乎 NBA 生涯的 “突围战”—— 手握 Exhibit 10 合同的他,需在高强度竞争中冲击最后一个双向合同名额,而即将到来的中国赛,更成为他证明自己的关键舞台。
对曾凡博而言,Exhibit 10 合同是通往 NBA 正式阵容的 “窄门”,却也是充满可能性的起点。这类非保障合同的核心价值,在于为球员提供与 NBA 主力同场训练的资格,而能否从 “训练营过客” 变为 “阵容常客”,全凭实战表现说话。目前篮网剩余的 1 个双向合同名额,如同悬在训练营上空的 “通行证”,吸引着包括曾凡博在内的边缘球员全力争夺。双向合同的吸引力不言而喻:它允许球员在 NBA 与发展联盟之间灵活调配,既能在顶级赛场积累实战经验,又能通过发展联盟的比赛保持竞技状态,对仍需打磨技术的曾凡博来说,是现阶段最契合的 “成长跳板”。
要拿下这个名额,曾凡博需精准契合篮网的阵容需求。作为身高 2.11 米的锋线球员,他的技术特点与当下 NBA “空间型锋线” 的潮流高度适配 —— 外线投射能力与持球突破技巧的结合,恰好能弥补篮网锋线轮换的短板。篮网主力锋线虽具备强冲击力,但在深度储备上仍有缺口,尤其是能拉开进攻空间、兼顾防守机动性的年轻球员,正是球队需要补充的类型。不过,竞争的残酷性同样显而易见:训练营中的其他边缘球员,或拥有 NBA 经验,或熟悉发展联盟节奏,曾凡博必须在细节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—— 比如提升三分球稳定性(上赛季发展联盟三分命中率 35.2%),加强防守端的对抗强度与篮板保护意识,用 “即战力” 说服教练组。
更令中国球迷关注的是,此次训练营名单确认了曾凡博将身披 12 号球衣,代表篮网出战今年的 NBA 中国赛。对他而言,这场 “家门口的比赛” 不仅是一次展示机会,更是一场 “战略突围战”。中国赛的特殊意义在于,它既能让曾凡博在熟悉的环境中缓解紧张情绪,更能让他在高关注度的舞台上,向篮网管理层与教练组证明自己的 “适配价值”。不同于队内对抗赛,中国赛的对手是 NBA 级别的完整阵容,比赛强度与战术执行要求更贴近常规赛,曾凡博若能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,展现出与队友的战术默契(如精准的无球跑位、及时的防守补位),或是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,都将为他的双向合同争夺增添重要砝码。
回顾曾凡博的 NBA 追梦路,此次入选训练营并非偶然。此前他在发展联盟的历练,让他适应了高强度对抗下的比赛节奏;夏季联赛期间,他场均 10.3 分、4.1 篮板的表现,以及 37.5% 的三分命中率,初步展现了作为空间型锋线的潜力。这些经历为他在篮网训练营快速融入奠定了基础,但挑战依然严峻:NBA 的训练强度远超发展联盟,与杜兰特、欧文等巨星同场训练,既要顶住心理压力,更要在技术细节上不掉队 —— 比如防守端能否跟上联盟顶级锋线的脚步,进攻端能否在有限触球机会中高效得分,都将成为教练组评估他的关键指标。
对中国篮球而言,曾凡博的每一步都承载着特殊意义。自周琦离开 NBA 后,中国球员在顶级联赛的 “身影” 逐渐淡化,曾凡博若能成功锁定双向合同,将延续中国球员在 NBA 的 “火种”,更能为年轻球员树立 “通过努力跻身顶级联赛” 的榜样。即便未能如愿,训练营期间与 NBA 顶级球员、教练的交流学习,也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 —— 比如学习篮网锋线的进攻技巧、防守站位,这些经验都将助力他未来的成长。
眼下,篮网训练营的哨声即将吹响,曾凡博的 12 号球衣已备好,中国赛的舞台也在等待他登场。对他而言,接下来的日子里,每一次训练中的投篮、每一次防守中的抢断、每一次与队友的配合,都是向目标迈进的 “砖石”。期待这位中国年轻球员能抓住机遇,在篮网训练营中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,用实力赢得双向合同,在祖国的赛场上绽放光彩,为中国篮球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