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 9 月 23 日,NBA 联盟传来一则震动休斯顿的坏消息 —— 名记 Shams 报道,火箭队核心后卫乔丹 - 范弗里特在巴哈马群岛迷你训练营中遭遇前十字韧带撕裂,大概率将缺席 2025-26 赛季全部比赛。这一突发伤病,不仅让 “范乔丹” 的职业生涯面临考验,更给志在新赛季冲击总冠军的火箭队,蒙上了一层难以驱散的阴霾。
作为火箭队后场的 “定海神针”,31 岁的范弗里特早已不是单纯的数据贡献者,而是球队崛起的关键推手。回溯他加盟火箭队的两年,其带来的质变肉眼可见:在他到来前的 22-23 赛季,火箭队仅取得 22 胜,是联盟垫底的鱼腩球队;范弗里特加盟首季(23-24 赛季),球队胜场数直接翻倍至 41 场,成功摆脱摆烂泥潭;上赛季(24-25 赛季),他更是以首发控卫身份,助力火箭队斩获 52 胜,以西部 2 号种子的身份强势晋级季后赛。这份 “两年胜率翻倍” 的成绩单,足以证明他对球队体系的适配与支撑作用。
赛场上的范弗里特,用全面表现诠释着 “领袖” 二字的重量。24-25 赛季,他为火箭队出战 60 场常规赛,场均登场 35.2 分钟,交出 14.1 分、3.7 篮板、5.6 助攻、1.6 抢断的均衡数据。看似不惊艳的得分数据背后,是他在攻防两端的隐形价值 —— 作为 2019 年猛龙队总冠军成员、一届全明星球员,他擅长在关键时刻掌控比赛节奏,用精准的传球串联全队进攻,更能用凶悍的防守限制对手核心后卫。而在场外,他更是年轻球员的 “导师”,里德 - 谢波德、阿门 - 汤普森等新星,都曾在他的指导下打磨技术与赛场心态,这种 “传帮带” 的作用,对重建后逐渐成熟的火箭队而言,远比数据更珍贵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就在今年 6 月,火箭队与范弗里特刚刚完成合同调整:球队拒绝执行其最后 1 年 4490 万美元的球队选项,转而签下 2 年 5000 万美元的新约,其中 26-27 赛季为球员选项。当时,这份合同被视为 “双赢选择”—— 火箭队以更合理的薪资锁定核心,范弗里特也获得了未来的灵活性。可如今,新合同尚未完全生效,范弗里特便因重伤赛季报销,这不仅让火箭队的薪资规划陷入被动,更直接打乱了球队新赛季的争冠部署。
休赛期,火箭队为冲击总冠军动作频频,其中最重磅的操作便是引进超级巨星凯文 - 杜兰特。管理层本想构建 “杜兰特 + 范弗里特 + 申京” 的核心框架,以杜兰特的得分能力为进攻核心,依托范弗里特的组织与防守搭建体系。但范弗里特的伤缺,让这套蓝图瞬间出现致命漏洞:杜兰特虽能无差别得分,却需要稳定的后场传球为他创造进攻机会;而范弗里特正是那个能精准输送炮弹、梳理进攻节奏的 “指挥官”。失去他,火箭队的进攻很可能陷入 “杜兰特单打依赖症”,整体体系的流畅性将大打折扣。
面对后场空缺,火箭队目前只能寄望于年轻球员补位 —— 预计里德 - 谢波德与阿门 - 汤普森将承担更多控卫职责。但两位球员的短板同样明显:里德 - 谢波德作为新秀,虽有不错的投射潜力,却缺乏 NBA 级别的控场经验,面对高强度防守时容易失误;阿门 - 汤普森身体素质出色,防守端表现亮眼,但组织串联能力仍需打磨,难以承担起争冠球队的后场核心重任。让年轻球员在关键赛季 “挑大梁”,无疑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。
眼下,范弗里特已确定本周接受手术,漫长的恢复期意味着他基本提前告别新赛季。对火箭队而言,当务之急是寻找控卫替代者,但受限于薪资空间,操作难度极大 —— 球队为引进杜兰特与续约核心,薪资已接近奢侈税线,自由市场上兼具实力与经验的控卫(如布罗格登、威少),要么薪资过高,要么风格与球队体系不匹配。若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,火箭队很可能从 “争冠热门” 滑落为 “季后赛边缘球队”。
从 22 胜鱼腩到西部二号种子,火箭队的崛起离不开范弗里特的助力;如今他的重伤,也让球队的争冠之路突然变得崎岖。年轻球员能否快速成长?管理层能否在有限空间内找到解决方案?这些问题,将决定火箭队新赛季的命运。而对范弗里特个人而言,31 岁的他能否在术后恢复巅峰状态,重新回到赛场,同样是一场关乎职业生涯的挑战。